沈阳市
登录/注册
教师 学生 课件 资讯
热线:400-608-0573
长按上图二维码添加本地客服微信

 文章内容
花6000万,养废了3个孩子:看完我不想再“卷”了


最近在小红书刷到一个“花6000万鸡娃”的帖子,让我颇为感慨。
帖子大致说了这么一回事:
帖主朋友是香港某外资高管,薪资高,在教育方面自然也舍得砸钱。
家里有三娃,从幼儿园到大学一路国际路线,人均砸2000万。
这钱砸得,在“鸡娃圈”咋也属于顶配了吧,结果3个娃成年后,现状都很“感人”。
老大,英国名校学牙医,毕业后爱上摄影转行了4-5年,去年又对神学感兴趣,准备再次留学深造,现在34岁了,还是独立生活不了,得啃父母。
老二,31岁,同样是英国名校毕业,学的建筑,人倒是比较稳定,毕业后一直从事这行,就是薪资不高,这么多年也一直不打算换工作,觉得租房太贵,也在父母那里住着。
最小的老三26岁,原本也和哥哥姐姐一样,去英国留学,结果适应不了环境抑郁了,回来接受治疗一年,去澳洲读医药专业了,现在在澳洲当药剂师,但也没办法独立,也得父母接济。
 
最后,三个娃全军覆没,不说成龙成凤,连养活自己打洞都够呛。
现在家长已经60岁了,还得养着3个成年娃,不知道啥时候能解放。
我把这帖子转到家长群里,大家说啥的都有:
有人开玩笑:
怪不得生娃率一路走低呢。现在这个“鸡娃回报率”是压根没回报,纯亏损。娃还不像股票,能抛售及时止损,全砸自己手里了。
更多的人,还是疑问:
现在的孩子啊,是不是都被惯坏了?吃好的,用好的,享受着最优渥的教育资源,结果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,动不动还要死要活的。
我也在想这个问题:
从孩子的角度看,我们这一代,应该是史上最努力的父母。
要富养孩子,物质上不匮乏,尽自己所能让孩子感受世界的美好;
要科学育儿,学习各种教育理念,心理学知识,生怕哪一点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;
要无条件地爱孩子,尊重他们的天性,还要考虑现实问题,帮他们规划未来的成长路径……
但用网络上时兴的话来说:“一顿操作猛如虎,一看孩子原地杵。”
结果孩子们摆烂的摆烂,抑郁的抑郁……好像还不如我们父母糙养着。
有些育儿思路,是不是,也该适当换一换了?
 
 
完美的童年?
 
适可而止吧
 
有句经典名言,相信大多数父母都看过:
“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,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。”
现在讨论一个人成年后的问题,往往会追溯到他的成长经历,原生家庭。
所以好多父母都希望,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尽可能完美的童年。
但现在我渐渐意识到:
有时候,太完美的童年,反而会让孩子过早地放弃奋斗,甚至因为虚无患上心理疾病。
美国《大西洋月刊》上,曾经讲过这么一个“特殊”的心理治疗案例。
有个接受治疗的女孩子,20来岁,聪明美貌,从小过得是“别人家的日子”。
她有尊重疼爱自己的父母,相亲相爱的手足,也有关系很好的朋友,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,有体面的工作,自己的房子,健康的身体。
女孩来就诊的原因是:自己总觉得不快活,极度空虚,像有一个洞一样,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。
 
接待女孩的心理医生,也挺纳闷的。
结果后来他发现,像这样泡在蜜里长大,却整天愁眉苦脸的年轻病人越来越多了。
那篇报道里有一句话,我印象特别深刻:
“他们最大的抱怨,就是无可抱怨。”
当时我心里还想: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?现在才慢慢回过味儿来,这不是矫情,是人类的本性。
用哲学家罗素的话来说:
“一个很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,他会认为,欲望的实现并没有带来幸福。”
咱们中国也有个成语叫,穷则思变,意思是物质不满足的时候,你才想着改变现状。
但现状已经足够好,足够舒适了,孩子还有动力逼自己上进吗?
很显然,大多数人不行。
他们选择了安于现状,躺平啃老——毕竟现在孩子都很清楚:
自己再怎么努力,可能也超越不了爹妈,瞎折腾生活水准说不定会断崖式下跌。
再看精神需求,这种反馈又远不像物质一样,看得见,摸得着,可能需要漫长的寻找和尝试。
就像帖子里的老大一样,转战不同的行业领域,也是想追求自我价值,然而人到30了,一直没找到自己的热爱。
所以我现在越来越觉得:
适度的匮乏感,对培养孩子的上进心,增强心理韧性,可能也是一种好事。
因为拥有的太多,得到的太容易,也就失去了体验克制、等待和努力的乐趣。
当然,这种“匮乏感”不是说,要物质上苛待孩子,和孩子哭穷,让他吃苦受罪。
而是借那些生活中的挫折,教孩子学着自己消化和解决问题。
比如孩子学钢琴觉得遇到了瓶颈,跟父母说钢琴没意思,想去学滑雪。父母不是直接告诉孩子你想学什么就学什么,而是要帮孩子孩子分析遇到的问题,让他学会坚持和耐心。
再比如孩子打破了家里的东西,不是直接给他买个新的,而是让孩子学会对行为负责,用自己的零用钱填补或者用自己的劳动补偿。
好的教育,重点不是给孩子完美的体验,而是教孩子变得强大。
 
 
当代孩子最缺的
 
可能还是独立性
说实话,这种父母砸重金鸡娃,孩子镀金归来,捧着高学历啃老的故事,现在网上并不少见。
之前我还看过一个女孩,说自己出生在最最最幸福的家庭。
从小学钢琴等各种艺术班,暑假寒假旅游,本硕在英国留学,毕业就给买车买房,父母在她身上至少花了上千万。
结果孩子留学归来,月薪5千,觉得自己人生挺圆满的。
 
对此,网上有一种观点是:
“这不是挺好的吗?给孩子花费多少,在自身有经济实力的前提下,全看个人选择。
教育不是投资,你养一个孩子,就得无条件地爱她。我们这么努力,不就是让下一代过上理想的生活,图个孩子高兴。
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,只要他内核稳定,有责任心,怎么过日子都不会太差。”
但是也有高赞评论说:
“代入家长,要啥给啥,钱没少花,纹身得尊重,留学回来工资5000块,我还得继续给房给车,咋办呢,自己生的。”
其实月薪多少,并不能评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否。孩子身心健康,能够自食其力,本身就是件很值得欣慰的事情。
但是如果孩子收入与生活花销之间,明显存在着极大的不匹配。从房子到车子、从兴趣到生活,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父母的贴补,那就并不是真正的独立。
就像菟丝花一样,缠绕在大树上,核心又怎么会稳定呢?毕竟父母又不可能一辈子保驾护航。
而且,被这样过度保护养大的孩子,成年后不幸福的人数也不少。
比如帖子里的3个娃,成年后无一不是啃老的,老三还因为留学适应不了异国环境,患上了抑郁症。
再比如之前那个毕业于麻省理工的学霸袁乔楚,宅在家3年,一边靠父母接济生活,一边在网上抱怨父母,把日子过得一团糟。
 
他在社交平台上说过这么一段话:
“我的父母用金钱为我创造了一个世界,保护我很多方面不受伤害……我被宠坏了,现在回想起来,这对我并没有什么好处。”
心理学上有个词,叫“心理断乳”,指的是:
孩子在成长中,摆脱父母的庇佑,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。
如果成年后,孩子还是没完成,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不说,也更容易陷入精神内耗,怀疑自己的存在价值。
 
还是那句话:“世间所有爱都是为了相聚,唯有父母的爱是指向分离。”
回看一下童年,比起我们这代人,我们的父母可能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够周密。
现在轮到自己做父母,我们或是为了弥补童年,或是出于育儿理念的进步,大家总想竭尽自己所能,给孩子好的生活。
有时候反过来想想,是不是因为当初父母留的那些空隙,我们才拥有了各种宝贵的品质,比如坚毅,比如进取心。
我们不求孩子有什么大的成就,只是孩子的路,始终要他自己走。
你给孩子留金山银山,都不如让孩子尽早做好独自面对风雨的准备。
毕竟,你也不想自己还没老,就开始发愁孩子将来怎么养老吧……

©2024| 关于我们| 课件下载| 联系方式
赣ICP备17010457号